-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56
/
Copy path一个母亲-沈从文-TXT小说天堂.txt
386 lines (386 loc) · 55.5 KB
/
一个母亲-沈从文-TXT小说天堂.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一个母亲序
因为生存的枯寂烦恼,我自觉写男女关系时仿佛比写其他文章还相宜。对于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写这问题,可没有和我平时创作的态度两样,在男女因情感所起冲突中,我只尽我的观察,理解,解释这必然的发展变化。我并不在几个角色中有意加以责备或袒护的成见,我似乎也不应当有。我并不如据说在国内称为“批评家”权威辈说的成心在那里赞美情欲或讥讽绅士。只是以我的客观态度描写一切现实,而内中人物在我是无爱憎的。倘若还有人还要把这个引为“同道”或“异端”,想以他个人的趣味作我文章的尺度,我觉得这人是在极其可笑情形中白费了他的气力,实在为他可惜。因为我这作品并不是为等待这些毁誉而写成,我劝他还是去介绍他熟人一本新著,得到认可和赞许的机会可多一点。我这种试验性的作品,说真话,还不值得批评!
在技术上,我为我作品,似有说明必要的,是我自己先就觉得我走的路到近来越发与别人相远。与别人不同,这成败是不可知的,因为最好的批评家是时间。时间延展,虽其中免不了侥幸,但无论如何,把作品付之于时间,是比之付于现在由书业中大老板所支配指定的批评者手中为可靠的。
既是后话可不题。至于目下,我得承认我工作是完全失败了。
看到一般人,对于章回体看来不费脑力的作品感到倾心,我不承认我的失败是不行的。在许多近人名家作品中,对于他们的作品使我感到佩服的,是他们空话之多。他们真不愧为在那里创造理想中人物,不过似乎常常是理想过高,因此结果从这些作品中反映出人物都同平常人两样,虽然他们还自夸是“高度写实”,人的脸也象是用尺寸规画出来的,不走丝毫。因为把字数延长,他们就令每一个书中人都经常喋喋不休,说上一些没有关系的空话。因为有“思想”,他们有时就借一个厨子的口来说明“国际联盟”
以及不下于国际联盟那么与二十世纪中国某公馆厨子毫不相干的问题。他们想到革命,就写革命,想到恋爱非三角不行,本来只有两个,也就想方设法勉强再凑上一位。他们表现理想中人物的人格,却依赖这纸上的英雄独唱,毫不悭吝一切豪华美丽的言语,只以为一说出来一切问题就从作品中人物言谈行动上得到了正确解决。他们所谓“抓着时代”,在时代中产生时代作品,那种态度和方法,其实还是中国往日名士诗人“即兴”样,自然他们各人都有理由说某一方面才认为是可以讥诮的“即兴”,某一方面是“忠于时代”。到底这些人是聪明人,在一切方便中他们是轻轻易易就完全成功了的。
中国当然是需要一种继续章回传奇与《聊斋志异》侦探香艳小说的作品,天才名家,应运而生,没有什么可怪处。他们能得大众的了解与同情,是他们把习惯的一套给了时代,可不象是时代真正给了他们什么。
上面我说的话,是偏于对表现技术而联带及思想意识我个人的态度,我愿意也有人相信我的话不完全是个人的牢骚。
时下名作家们,是有以疏忽此点反而成功的事实作证明足以自傲。批评家们又以“通顺可作中学教本”的话而奖励了这种作品而作成普遍推广宣传的。这些人完全是“聪明人”。
我的见解是明知自己失败,却找不出对成功者以尊敬机会。在走不去的荆棘塞途的僻路上,将凭我持拗顽固的蠢处,完成我自己所能走的一段路。我以为一件作品对外景只在说明充实背景的需要而存在。说明上文字的节制是必须的,这是我有意疏于写景的一种解释。我以为表现一个理想或讨论一种问题,既然是附丽到创作中,那么即或形式是小说的形式,在对话动作种种事情方面,适当节制为势所必须,过分的铺张应当是一样忌讳,观察详细又不可缺少,一切应当从需要作考虑。这是我在描写上不能夸张复有琐碎的一种解释。
假若有人问到:作品中的孩子,结论到底是怎么样?对于这样疑问,我一时还找不到适当回答。因为孩子还是一个孩子,年纪只是一岁或三岁,有一个日益发胖温和“伟大”的父亲,同时又有一个“富于人性慈爱”的母亲,就正是一般孩子在幼小时所需要的一种家庭。一个正常家庭的情形,使孩子能好好的活到世界上,不寒不饥,有病时可以及时吃药,疲倦时能睡到母亲怀抱内,或极精美安适的摇床内,也就可以说是孩子所希望的合理结论了。
第一章
一
“在他们间居然有了孩子……”一些不很知道他们生活,又略与他们夫妇相熟的人,当孩子出世以后,是曾那样用着稍稍奇怪的意义,把这孩子出世的消息议论到的。
孩子满了周岁,外祖母远自三千里外,托了来京的便人,把许多小孩子的衣帽玩具装满一箱寄来。同时为这作母亲的女儿写了长长的信,信上充满了这老人家自觉的幸福,还用一些略带骄傲的语气,说如何把寄去的相片给了亲戚们看,如何做梦梦到这小孩子的长大成人,牵了外祖母的手走路,如何……凡是可以使老年人高兴的一切全写到了。
一
对夫妇结了八年婚,对于小孩子似乎是无望了,忽然使一个人作了外祖母,这作外祖母的心情忽然增了若干孩气是当然了。
来信的时节,正是母亲把孩子换了白色的干净衣服,放到白色藤制小卧车中,预备推向公园去的时节。草草读完信的母亲,把箱开了,一件件取出那些小孩子的东西来,小鞋小帽皮球口琴喇叭裤褂,……一面向小孩子逗着,把每一件东西都给放在小孩子手上,一刻又取去丢到一旁,一面又向站在身旁的王妈笑,奇怪乡下的老太,亏她想得到会这样那样塞了这一箱子。
“看,小菩萨也拿来了!”说时她把一个泥佛拿在手上。
“这是送我的,我小时候就只想得这样一个泥佛玩。做梦也这样打算,到大王寺偷他一个来放到枕头下当宝物。瞧,老太不知到什么地方得到这东西。上面有字,是庙里来的,真好笑!”
她把那小泥佛给孩子,孩子不知道这东西用处,就放到口边去。她又把它从孩子手中抢回。“嗨,这是糖吗?这也吃得吗?应当归我,宝宝,你只能玩糖做的菩萨。王妈,把这个放到我镜台上去。你瞧,这个手工,不平常,你小心莫掉到地下!”她谨谨慎慎的把泥佛交给了妈子,第二次拣出了一个球,放到孩子手上,“宝宝,你吃得下这个就吃。”
把每一件东西取出,她总用那又惊讶又欢喜的口吻,或者说“这外祖母才好笑!”
或者说“这也拿来!”或者说“全是送我的,宝宝没有分!”
本来已经二十六岁的母亲,到这时只象十八岁的姑娘。远地的来信同东西,把外祖母一方面做母亲的爱全带来,使孩子的母亲也成为大孩子了。
听到外面卖花的喊花,她想起应当去公园,太晏了,太阳会大,所以才胡乱的把箱子中物件放下,推了小孩的车离了家。
到了公园树荫下,她望到孩子的脸,目光不忍一刻离开。
孩子一岁了,肥壮,干净,活泼,白的小脚板使做母亲的只想放到嘴边,全身都有一种香甜气息。
孩子还会咧了小小的口作笑样子,还会喊妈妈爸爸,在世界上他有他的地位,在母亲的心中地位更看不出他的渺校公园中这几日来因为天气太热,树木都象很疲倦,园中每早都有小工拿了水龙头各处洒水。望到这些洒水人做事情形,在平时,她总想起一件可笑的事,就是小时候看求雨的人扛着草扎的龙,到人家门前,各人把满瓢的水向头上浇去的情形。她为什么只想到这件事,那是奇怪的很,因为这草龙,这满瓢的水,同自己有着大的关系在,而孩子,也有分。
不过过去的事如过去的春天,只要一成了过去,仿佛所余就只是一个梦了,所以纵孩子还在身边,孩子的小小的脸貌和那种顾盼神气,都可以使母亲想起一些应当流泪的故事。但因为目前生活的平静,心情成为纯然母性的心情,不能把另一时的事扰乱自己目下的心,见到水龙想起其余的一切,她也只当成一个可笑的联想了。
今天仍然见到小工在那坪里作事,水从龙头喷出,在朝日下成虹彩。水中有虹彩在,外祖母的信,在后面,似乎还赞美了孩子的像相。“水中有虹”,这样想,她有点不自在了。
信就在袋中,她把它取出重新来看。
来信说:他们说孩子叫奇生,是谁取的?他们说孩子象妈,不象父亲。孩子都说长得太好,我听到这话有一千次了,自然你可以笑我是有一千次把他的相给人看的缘故,才会听到这样多赞美。我为他到万佛林许得有愿。我为他算命,据说比他父亲还聪明。
信上完全说孩子,也完全好象只有孩子口中才说得出的话,看到后来这母亲忽然站起来想避开孩子,有到另一个无人地方哭一次的需要了。她用两只手把一叠信纸扭成一根绳,走到离开小孩有一丈以外地方去,望着天上的白云,颜色沮败,如害了玻云在蓝天作衬的空中缓缓的飞。
缓缓移动的云象是非常蕴借的用那飘逸的姿态,说明自己是无事不知,只不开口。
聪明的人既能仰目欣赏,当能追忆过去任何时天上的云所看到地下的事。
这母亲感到了孤独了。她需要援助,但越更怕望那小孩所在的一方。
她想:这奇怪,忽然有这样心情。
她想:自己真是可怜的人,生到这世界上。
她想:这一年来是为小孩子而活;这时,为自己,所以,重新来作呆子,不快活了。
虽然怎样自己解释,用各样辩解对自己加以饶恕,用好的未来原谅了自己不愉快的过去,仍然是为一些东西咬在心上不放,有一种说不分明的苦痛纠缠。她为了设法保持自己前一时的那样心上和平,就仍然鼓了勇气走到孩子车边来逗孩子。
孩子见了母亲就笑。母亲也勉强笑。
低头看孩子的笑,在这天真纯洁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亲的蕴借于心中深处的罪孽的自责。
她不能不想一些与小孩子有关的事情。
“孩子不象爸,象妈。”
她记着在糊涂情形中的外祖母这话,再去详细望孩子,她望得出许多地方孩子是既不象妈也不象爸的有另一种风度存在的。鼻子,耳,长的眼,向上略竖的眉,以及笑时口角的带媚的垂线,全是那个人。这母亲,两年前,就因为这种笑,使自己冒了一种险,勇敢的作了一些自己在另一时想来也颇吃惊的事。命运的作弄成为人们追悔的根由,一时稍稍任性,一切的事一眨眼又成为过去,不能稍稍凝固,逝去了。人事随时间逝去,仍然凝固下来仿佛作成了生命上一种嘲弄表记的就是这孩子。但直到如今,情形是就是那名义上作父亲的人,也似乎毫不对于他自己地位加以疑惑,因而感到苦闷的。
正因为外祖母,父亲,以至于熟人,都有这信任,没有人愿意对他自己亲权加以一分疑惑,所以母亲才能看到这孩子长大。孩子如今是出了世的第一周年,孩子的来由,是两年前的事了。
事虽是两年前事,但她想来又象是许久许久以前的事了。
若非今天孩子的外祖母的来信,虽是纵把孩子抱在手上也不至于再去想起孩子出世因缘的。
她想起她的秘密,重新温习当时的任性的行为,对于孩子,就生了另外一种怜悯,极温柔的把孩子抱到怀中,把小手
在自己的嘴边。坐到树荫木椅上了。
一
朵白云在头上过去。母亲指云给小孩看。
“宝宝,这是云。”
孩子就说“云”。
“云是宝宝的爸爸。”
小孩子就又说“爸爸”。
“云是爸爸。”
“云——爸爸。”
一
个名字叫做云的青年在母亲印象中涌起,母亲独自作着无望无助的微笑。
她笑了,她心中,为自己这微笑感到严肃,她第二次还是微笑。
二
到了十二点钟,那“父亲”从一个信托公司回到家中来吃午饭了。母亲同孩子是早已转家了的。母亲仍然在孩子身边,清理外祖母为孩子寄来的那一箱各样东西。孩子坐在小椅上,拿了球又拿了喇叭,还想要葫芦。这孩子性情有一种遗传——不知节制的贪多。
父亲回来衣还不曾脱,就到孩子身边去,抱了孩子把孩子高高举起。
“呀,宝宝,什么人送宝宝的这样多!”
那母亲仍然用在公园中那意义微笑,且轻巧的说:“娘寄了一箱子东西来,早上送来的。”她把箱中物件指点给那父亲看,“这里,宝宝小帽子;这里,皮鞋;这里,短衣,绣花的,费好大功夫呀!还有这些,”她指的是一堆玩具。
“母亲真是有趣味,够她的收集!”
“还有奇怪的哩。”
她忽然想起了那泥佛。“王妈,拿那菩萨来。”王妈正预备走进房去,这母亲忽又自己争到去拿,一会儿这泥佛就在父亲手上欣赏了。
母亲把泥佛当第二孩子那样珍重,她见到孩子父亲在检察那佛座下的小字,就用着同王妈先时说到的神气,告给孩子的父亲,小泥佛如何给自己在小时增加了幻想的种种。
她又说,“这是送我的,娘知道我欢喜这东西,所以才找来。”
对于孩子母亲的嗜好,孩子的父亲似觉得稍稍奇异,他望到与孩子争玩具的母亲温柔的笑。
那父亲说:
“素,我早知道你欢喜这个,我可以到庙会买十个。”
“因为是我小时欢喜的我才爱。”
“我看你从有了小孩以后就成了小孩子,完全不象大人。”
母亲不作声,转头问王妈,为什么不把老爷的漱口水拿来,不扭手巾给老爷擦脸。
妈子听到了,才记起忘了告老爷今天有红烧鱼头上桌,把话说了还不曾走去拧手巾,因为照例说到鱼头父亲有话说,那父亲就说:“王妈,你烧鱼头总是太甜。”
那妈子,乖巧的答:“因为您爱甜。”
“我只欢喜淡。”母亲说了不自然的笑。
“有些人欢喜用醋,我顶恨醋。”父亲就表明身分似的说着对于鱼头的意见。
听到这话的母亲,背了身轻轻的咬牙齿。
那父亲又问:
“今天有信来没有?”
“就只娘有一封信。”
妈子把手巾拧了给主人抹脸,母亲有意避开这谈话,就不说信,只问妈子菜好了没有。
告她说快了,母亲又问妈子,孩子的衣缝了四天还不拿来是怎什么事。
她接着同孩子亲嘴,同孩子的父亲谈公司里姓王的同事结婚送礼,又谈天气热买冰,说孩子的身体重量。
她提出许多不必提的问题来同父亲讨论,尤其是关于孩子。
她比平时更母性了一点,这是父亲觉到的。
看到这情形的父亲,心中想,这真是一个模范母亲。
这母亲到无话可说,且看到父亲教给孩子喊爸爸,忽然感到一点慌张,就走到厨房去炒菜去了。不久把菜拿上桌子,又问父亲是失败了还是成功。
她的一切行为全为解释在公园中时心情的反照。
为了想忘记一些事,她才高高兴兴来作一些事。
他们于是吃饭了。
父亲喝酒。喝酒不是习惯,兴致特别好时才喝点。他一面看到孩子,一面看到孩子的母亲,不能不为庆祝一家人康健尽杯了。
母亲是知道这喝酒意义的,她笑。
掩饰心中由自己所刻画的残酷记号,没有比笑更为自然了。
两人在吃饭时谈的是外祖母,又谈到外祖母的信。孩子的父亲问信上说些什么,母亲才记起这信已被自己绞成一卷放到孩子的卧车里皮垫下,就叫王妈去看,是不是在那里。王妈把信取来了,孩子的父亲对这纸折皱的信毫不有所奇异,俨然这是应当象这样子的。在饭桌前把信看过,仍然吃饭。
母亲在父亲看信时节心中自然有一种小小波浪。她虽然明知道信上凡是使自己心跳的话未必使父亲也同样心跳,她直到父亲把信看完才把含在口中的饭咽下。父亲每一提到孩子,母亲就如中恶,心身微微发抖。她虽能永远是用那使人看不分明意义所在的微笑来掩饰自己;她对于这父亲,坦白的几乎可以称为呆子的态度,是抱了一种说不分明的怜悯心情的。她的口时时微动,似乎只差一点就要大声的喊这孩子父亲做呆东西。但呆东西那种对孩子的希望却并不下于外祖母,因此她的自白的机会,就永不会在什么时候得到了。
把饭吃过不久,父亲仍然挟了他的大皮包到公司办公去了,家中就剩下孩子同孩子母亲。
作母亲的因为不许自己想起那些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她把小孩子放到身边,自己看书。她往日也这样把日子消磨的,只是往日没有象今天那样勉强。在丈夫面前,她还可以象一个孩子,就因为丈夫把她当孩子。但是只她一人在自己孩子面前,她是一个完全的母亲。一个母亲对于孩子同孩子的父亲,当是整个的爱,没有别的成分搀入,才能使这母亲完成母性的伟大。如今的孩子,仔细的分析,一个负疚的赘疣罢了。
她一面看书,一面想起在三千里外为这外孙光荣未来作估计的外祖母,就低低的叹了气。
她从所看到的一本女人之忏悔上摘出许多仿佛为自己而说的话。
这是罪孽么?隐瞒下去,一直到死。正因为孩子,许多人才感到月的全圆。正因为孩子,家庭才完全无缺。这秘密的深伏,正如人类整个生命秘密的深伏,爱情所透过的应比日光还深。……想着,还是叹气。
她觉得人是太懦的人。
她的叹息同她的笑,包含的是一样成分。
三
到晚上,从信托公司回到家来的孩子父亲,特为母亲买了十个泥佛,作一包,拿回来时没有把包皮取去,就要母亲猜。
她猜了十样物件,完全不对。
到后内容发现了,比外祖母给孩子的还精巧玲珑。
她吃惊的望着孩子的父亲。
这父亲,真象是为孩子的缘故把这东西买来给母亲,以为得到这泥佛的她当无量欢喜了。
他说:
“我看你象孩子,我就买这个来给你玩。”
作母亲的笑。他又说:
“这是纪念母亲对于孩子的周年。”
她脸上忽失了色。他还不觉到,又说:
“这是纪念我们的爱情。”
她稍过了一阵,伏到床上睡了。
时间还早,他怕是因为孩子苦了她,不让她这时就睡,邀她去公园玩,不带孩子,说是有话要同她说。她想了一会,摇头,说懒。
她不去,叹叹气,但是站起了身。
“不爽快,为什么事?”
“不为什么。”
“我们去玩玩,会好。”
“我不去。”
“我有话要到那里说。”
“当真么?”
“我并不说过谎。”
她凝眸望到这可怜的父亲,望了一会,眼睛有了潮湿,赶忙借故走到后面房间去看孩子。
他们不久就到了公园。
“夜里的公园,是年青情人的地方,我们好象已不合式了。”
他这样当笑话说着,挽了默默无言的她从一条夹竹桃编成的窄路上走到水池边。树下的人影重叠,似乎正在那里享受这美景良宵。池旁四围也有不少的人,各人象都在咬耳朵说着那使听者一方面心跳的话。间或一尾塘鱼泼剌在水面一响,大家又才把精神转移到水面来。
“这里仍然无聊,走别处去。”
女人不置可否,随了他走上一个假山。到了山上,看满园的灯,在树梢,本来非常有趣,他就站到那里各处望。她也各处望,心却不在灯。
“素,你为甚不愉快?”
“……”她摇头。
“是不是病了?”
“……”她摇头。
“白天我看你极高兴,到晚上为什么就这样子?”
“……”仍然是摇头。
她没有想到这时的难受。她简直想逃走了。
但是他,虽然看得出她的不愉快,可不知道为什么。这好丈夫决不至于想到提起孩子就使她心上起一种骚扰。
他想变更一个方法,提起他们共同所有的孩子,谁知刚刚说出孩子两字,她仿佛触了电,一直冲下假山去了。
到山脚下,他把她追上了,他拦住了她。他的态度是沉重的,他的言语同态度一样。
他说:“为什么?什么事把我们的生活扰乱到这样了?我做错了什么事你听别人说到什么?我欺骗了你么?”
“不!”
“你只是不,要我怎么办?”
“要你么?”她想着,把话凝祝她故意作笑样子。
他迫她说明白。他说无论怎么都行,只要说明白。
她还是没有说明白了什么,她只告他完全是因为自己,若是他能离开她,或者让她独自回家,不要用温柔来虐待她,她到明天就把一切不快消失了。
这话听来自然免不了使他稍稍生气。但他到后仍然照她办,让她回去,答应他一个人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就不回家,到同事的家去住一晚。
他们走出公园,他预备送她回家她也不要。
“你去吧,我自己回去。你明白我的脾气,必定能够原谅我。”
说是原谅,那也只不过是无办法那么情形,待到目送任性的妻走去,他感觉到一种凄凉,叫街车到××电影场去了。
她回到家中就躺到床上去哭。
她哭的时间很久。她不需要什么,只肆无忌惮的流泪。直到小孩子在后房啼哭了,她才去看视小孩。
她笑,叹气,流泪,都不是另外人能知道的。
第二天,一夜不安宁的父亲,七点钟即回到家来,孩子正在母亲怀中吃奶。
孩子喊爸爸,爸爸看到母亲脸上有笑容,也笑了。
第二章
一
十八年以前,这母亲还只有八岁。在生长的×县,过的是平常中户人家儿女的生活。
家中有爸妈,一个外祖母,一个未出嫁的姑母,两个弟妹,还有一个女佣人。
冬天,陪外祖母在火炉边烤火,得便又同弟妹悄悄的走到后院雪地去印罗汉。或者敲下缸中的冰,用草管吹一眼,将绳子穿过,提起当锣。或者在灶肚热灰中烧红薯,烧板栗。在这些日子中正事是纺车,把成条棉花纺细纱,一切学到大人作。春天来了,照本地人春天的娱乐,消磨了一个春天。夏天秋天全如此过去。她已经是八岁了。那时家中叫她大妹,因为在孩子中年纪顶大。这大妹那时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迎冬,过年,端午节,吃新,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佛生日。各样佳节循序而来,每遇到这种日子,家里就做各样好东西吃,孩子们年纪就再长,对于这些事看来是顶容易记到也当然了。
她孩子时代过得并不很坏。
那年六月,本地天干无雨,田禾干成枯草。照中国内地半开化民族习惯,落雨的权柄操在天上玉皇与河中龙王手中。
天上玉皇可以随意颁雨,河中龙王也能兴云作雨。不知何年何月,地方上居然有聪明人想得出这样好计策,有方法使玉皇落雨了。这方法又分软求与反激两种:软求为设坛打醮,全城封屠,善男信女派代表磕头,坛外摆斋素筵席七天,给众首事僧道吃,贴黄榜,升桅,燃天蜡,施食,以至于在行香时各家把所有宝物用托盘托出,满城走,象开展览会(行香中少不了观音一座),据说因此一来本地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求雨的反激办法可就简便洒脱多了,只要十个本地顽皮的孩子同一只狗,一张凳,一副破烂锣鼓就行。他们把狗用草绳绑到椅上,把狗头上戴一杨柳圈,两三人抬着这体面的首领满街走,后面跟随了喧阗的锣鼓。孩子们全是赤膊,到各家门前讨雨,每家都把满瓢满桶的水往这一群孩子同高据首席的公狗浇去。天上玉皇见了这情形,似乎以为地下有革命行为,想推翻玉皇,有大阴谋在,所以就动怒落雨了。
至于使龙王落雨呢?办法不同了。这仍然是孩子们的事,因为本地方大人只知道磕头、吃斋、赚钱三件事。孩子们用草扎龙,或者五节,或者三节七节,大小看能力所在。
把草龙扎成,仍然是用敲锣打鼓,先到河中请水,请了水,就到各家去讨雨。一面因为天热,这些平时成天泡到河中消遣的顽童,对于水的淋头淋身,也具有一种比打醮首事人还诚心的需求,所以各个人家都不能吝惜缸中的清水。他们有时还把龙舞到郊外四乡去,因为乡下人礼节除了款待他们的清水外还预备得有点心吃,所以草龙下乡成为一种必需的事。
六月无雨。五月已打过了清醮,檀香降香据说用了不少,当地还是每天赤日当空,毫无雨意。打过醮,当磕头的磕头,当吃斋的吃斋,还有那当赚钱的也并不放过好机会赚了一些钱,到后来还不落雨,当地官绅学各界便毫无办法了。孩子们明白了地方上有身分的人责任已尽,轮到他们头上来了,就出现了不少草龙。在白日汤汤的大街小弄上,各处皆不缺少热闹欢喜的声音。孩子们勇敢不凡,各具赴汤蹈火的气概,成天在街上来去。
街上各处全湿了。洒过水后的街,为天空太阳所晒,石板上发烟,行路人皆俨然有行雨初过的感觉。
属于南门城沿一街的草龙一条,各处走,到后到了本文那大妹的家中院子里停住了,孩子们同声嘶嚷,请赏雨。皮面为水所湿的鼓作声蓬蓬,孩子们无水不能出门。
孩子们全出来看。
“龙来了,要水。”
大妹同一个幼弟就重复跑进屋。
“龙来了,要水!”
“水来了!”
果然来了,女佣人提了水桶从厨房走来,大妹拿葫芦作成的小瓢,舀桶中的水,向院中龙身浇去。
“这是不行的,要大雨。”
“你们转,我浇一天。”
“要大雨,龙口干,这样不行!”
大妹稍稍生了气,喊张嫂,拿大瓢出来。张嫂用大瓢浇,大妹还是用小瓢。
浇了一桶不够,还要第二桶。
到后又是第三桶。
到后舞龙头的人,看出用小瓢浇水的是上月装观音的人了,这发现,使他惊讶。
“这是观音,这是观音,你们看!”
大家都认出大妹是观音了。大妹害了羞,把瓢摔到地下跑了。孩子们撒起赖来,非观音再浇水一桶不行。站到石磴上口含京八寸烟管的是大妹父亲,先是不做声,看,这时他见到这些孩子们太放肆了,就走到水桶边来把水桶提起,把半桶水倾到作龙头的那孩子头上去。
在本地方,称人为美人,不说象仙人,是只说够得装观音菩萨的。
大妹的确在那年五月清醮曾装过观音一次。
二
生长得标致苗条,是有理由给本地方老太太们以“太好看了只怕短寿”那样批评的方便的。但不消说,凡是老太太们说的话都是罔诞的话,见到了大妹,是无一个老太太不想把她娶过家来作媳妇的。
本地方小孩子,是也以把观音定作未婚妻为乐事的,所以在家娇养一点的孩子,遇到家中问他是不是愿意要观音做妻时,纵红脸走去,不愿答应,但心中已十分满意了。
过了十年,这观音便作成了一个老太太的媳妇,一个青年汉子的妻了,结婚情形一如本地风俗,杀猪挂红,摆席请客,两个吹唢呐的人穿破烂红彩衣服,歪戴起插有鸡毛的执事帽,坐到门外,睁着仿佛发了瘾的眼睛,在每一个客人进门时节都鼓胀了腮帮,吹他那一套庆升平欢迎调子。
大妹的丈夫呢,是当年舞草龙头那孩子,如今正赶中学毕业,把太太娶来,凑成双喜,结果使自己忙得不成样子,把家中人心中各塞满了幸福。款待客人,用了将近一千块钱,得了一堂屋红绸红纸喜幛喜对,来的客人不曾吃酒,无事作,就把赏鉴这礼物当消遣。
十年来国家换了无数坐朝的人,本地方也影响到了闹房比先前更坏的样子了。虽仿佛男女皆为新时代人物,当晚上,丈夫当年的同志,想起了往年的事,还是非逼到作新郎的仍然作草龙的头让新娘子泼茶到头上不可。这高雅的游戏还得了少数上了年纪而有童心平时以礼教自持的人的赞助。一切作过,客人应当感到无聊了,这观音才能同龙头对面坐下。观音坐在床边,大的新的木床,漆的颜色是朱红,在新人背后是叠到六层红绿颜色锦被。
她不害羞,不怕,是因为在数年前定下婚以后常常见到的缘故,他在联合中学念书,而她也在坤范女中上课。但她有一种拘束,她明白这不是一个平常日子。
他问她:
“倦了没有。”
她不做声。
“你今天真象观音。”
她不做声,笑。
“累死我了,一些讨厌东西。”
她又笑了。
“笑什么?”
她低低的说:
“我笑你作龙头那年,被爹把一桶清水倒到头上打发出门的事。”
“是正因为那天才有今天的。”
“那时你是一个小痞子。”
“你今天才真是观音。”
她不作声,他又说:
“观音下凡,你想我多快活。”
“我只怕因为成天在你面前,就是活观音也有使你厌烦的一天的。”
“蜡烛还燃,我可以赌咒。”
“可是今天还不是赌咒的日子,不许说这样话。”
“今夜只许说你真好看,我知道。”
“说谎话骗自己,同说谎话骗人是很少分别的。”
“我是在骗我自己么?我不承认!”
“凡是这时否认的另一时都会自然承认。”
他不说话了,心里有点微寒。
她看到他情形,心中好笑。
过一会,她自言自语说:
“一桶水还不够,一瓢水就痴了,还要赌咒!”
“我真不是了解女人的人。”
“不了解女人的人,不一定是不好的丈夫。”
这就轮到他笑了。
这丈夫,当真是缺少了解女人的天才,而在过后生活中不失其为好丈夫的。
新妇的美丽成为本地人品评女人谈话的标准。
能够在丈夫跟前做一个好妻的人,照例算不得一个家中好媳妇,所以他们结婚一年,丈夫在××升了一个会计学校,这观音也随了丈夫在××住下,与家中分开了。两方面家中都可以每年供给一点钱,所以他们到××后日子过得并不很窘。
因为没有小孩子累赘,她到××也进了一个女子中学读书,白天上学,晚上仍然回家来住在一处。可是到丈夫从会计学校毕业以后,不知何故她还只是中学三年级学生。
丈夫旋即被那亲戚介绍到信托公司作职员,她率性就不再读书了。
生活的转向,是为了丈夫的事业。丈夫一有了事业,她一出了学校,便常常同到一些同事的太太们过从,照例这些太太们是除了养孩子管家以外,每天都得邀同伴四位打一点麻雀牌,她因此到了××数年以后,性情变成与一般太太们一样,把出嫁时聪敏女儿心情完全消失,成为过着平常日子也似乎非常幸福的妇人了。
丈夫虽有时也察觉到象结婚一年中妻的可爱处已无从找寻,但这是谁的过失?而且他,这在事业中只知道安定为人生幸福,每到月底便往公司会计股签名拿薪水回家的好丈夫,所需要的也就正是一个目下情形的主妇。她是正如应他的需要,把自己成为那样各处全不难发现的妇人型的妇人了。
本来是清瘦的她到后是稍稍显得肥胖了。
在平稳生活中过着日子的他们,所有可以间或稍稍扰乱到心上的只是缺少一个小孩。
在××的几年中大事可以记下的是她的父亲死了,妹出嫁了,使她有时想起在远处生活的母亲因而流泪。不过纵有流泪的事在生活中搅扰,她没有办法可以使丈夫在某一时节不带笑的说“你真胖了”的。
三
某一年,家中还只是两个人。时间是冬天,××落雪,雪特别大,每天早上丈夫出门都得用皮领大衣蒙了颈上车,她在这样日子中只成天在家中炉子边烤火,因为天气太冷,出门打牌也不常有了。
在这样大冷天气的一个星期日,丈夫不办公,也不出门,两人围炉谈了一些小绅士所知道的范围以内的闲话。然他想要邀她到一个城南的××公园去玩,她也正有这样意思,就穿了她缝就不久的新狐皮外套,两人坐车到××公园去。
这次出门带了一个意外的欢喜回家,在园中看梅,他们遇见了一个人。这人是在当这夫妇结婚那一年吃过喜酒,把时间再回溯上去,又是某一年热天扎草龙求雨时舞过龙尾的。
他们是老朋友。没有遇到他以前,这夫妇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去了,他却也没有听人说到这夫妇是在××。他才来××不久,还没有从别处打听到他们住在此处的消息,无意中,在公园却碰头了。
当时这夫妇是不认识他了的。他倒容易认得到这夫妇。因为他听到他们说话,看到他们的脸貌,还有一些痕迹可以找出这过去两人的轮廓,他冒失的打了招呼。
大海中的叶子,因为风也有飘在一处的时候。他们是同叶子一样晤了面聚在一起的。
当天这夫妇就把这客人款待到家中。客人原来是从哈尔滨一个机关派来往××,作为办事处代表的。各人道及一切,各人才知道过去近十年来的事情。在客人眼光中,主人夫妇,已仿佛完全不是印象中的夫妇了。然而对于她,客人当然是另外就感到一种亲昵又另外感到一种惆怅的,因为客人还是独身,在这一个家庭中当然有一点反省的惆怅,这惆怅又似乎只是主人所给,而从主妇方面作客,可以取回。
在客人面前,这作主人的处处显示好丈夫的风度,客人为此总有点不安。他虽然是同他们吃饭谈天,他想到一些事都据说是聪明人不应想的事。他依稀觉到这女人已没有保留在他印象中的完全,对于美人迟暮自不免兴一种感伤,但他若想想他自己,也到了一礼拜不修脸就不成样子的人,他就觉得未来生活渺茫,把自己安顿到一极可笑的故事的拟想上了。
那好丈夫在晚上把客人陪送到客人自己的住处回来后,还是同她谈客人小时的故事。
因为这故事,半是丈夫自己的,一半是她很高兴议论到的,所以她没有把他的兴味减少,还帮助了他一些记忆。
谈到草龙的故事,丈夫说出这样的话:
“当年他赌了咒,说不把你讨到家中不是人。我同他在路上还谈到这个话,他笑。
他当真没有结婚,但当然不是为你。“
这话是附到被她浇水以后草龙出门时说的。在丈夫的感觉上,世界上完全是好人,朋友则是好人中的好人,说到这话,不过是间接证明这好朋友的可爱罢了。一个不懂爱情的人虽结婚多年,对于恋爱的知识,是正如药剂师对药瓶间的知识一样,知道药可以使人生死,却并不很分明医理知道某类病人所需药的分量的。
她呢,她听到丈夫的话也只有笑。使未来的生活陡临断崖,惊心怵目,她不能负多少责任。一个女子是在给与,她是在尽了丈夫所给她爱情的力保护自己,到后也给了她所能给的给丈夫这朋友了。
“他不应当说这种话,”在过后,她虽没有把自己所作的事责任推卸到丈夫所说的话上心思,但若他不曾说过前面那故事,她为保护自己,会比她所能做过的还见坚定。
客人到后来其所以与她作了些任性的事,直到留下这污点——一个小小生命,仍然不是她一人的罪过!
四
好丈夫不在身边,家中只有客人同主妇,这是每天的事。
时间是春天。
春天的下午。在客厅中可以望到院中的丁香,还可以望到新绿的草木,也嗅得到土的芬芳气息。
似乎因为客人的缘故她比起往日来年青了许多。这青春的回复,是客人同丈夫皆已于无意中发见,而自己在一些琐碎事情上感到趣味也可以作这证明的。
客人每天来谈话,在家中等候那好丈夫从公司回来,一同在家中吃饭,或者一同到公园去消磨美丽动人的黄昏。
在女人心中客人所占的位置,从客人方面已觉得与“客”稍稍两样了。
但客人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缺作人的理智,热情的控制,有时说来真还可以使人佩服。象客人性格那样的男子,却并不是世俗所谓走冒险路径的男子。如果不是这好丈夫,他是不至于忽然失去这力量,可以在生活上始终保持一种可尊敬的谨纯印象给所遇到的一切人的。就是任何时候,这好丈夫,也就从不至于对这朋友人格有所疑惑,他没有想到这个朋友是做得出惊人事业的朋友。他见到朋友的拘谨,有时觉得很可怜,还劝过她应当在一种亲洽中把这朋友的拘谨除去才是。他这样说时不消说是见到她的窘态,还以为自己的话没有得到女人的了解,很可惜。他料想不到的是他们同时把他没有提及的也做到了。
因为单是两人谈话也成为每日的事,所以所有可以谈到的话在他们之间是无有不谈了。他们谈到生活,谈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他们谈到生活的意识,与社会意识,以及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们把旁人的生活引为谈话的主题。他们有时又谈到婚姻在每一个人身上所有不同的意义。两人正因为似乎得到丈夫的信任,所以本来应稍存节制的地方也没做,到某一时候,两人才吃惊似的互相各自检察自己,所发现的却是单为了这苦痛的担负,各人皆没有否认这恋爱的勇气,终于不能自拔一同下沉到一个深渊中去了。
直到经过这孩气的行为顶点以后,两人再互相各自检察自己,又才觉得他们都不可补救的破坏了一些东西,在生活上生出了一个见不到的罅隙了,他们就带着悔恨,仍然更放肆的过了一个春天。
作女人的负荷照例是较男子为多,她在未得到以前就知所得的不是谅解,不是热情,将只是一些空虚。没有证实这空虚时,她曾用了各样的力救拔自己与罪恶分手,保全自己的灵魂。她这样作过,她其所以终于失败,还是她那丈夫。天下事再没有一个丈夫比缺少妒忌为害事了,他的大量只是推她与自己远开,与另一人接近。她当时只要丈夫能稍稍节制到自己,她就不至于同那朋友在这火边戏弄为火灼伤的情形中了。
当她把关于本身近月来所得到的影响告给那入幕之宾时,那人象是第一次才想到好丈夫。为好丈夫着想,他心中燃烧着惭愧。他没有话说,但慌张的地方终不能勉强掩饰。
她看到这情形稍稍生了一点气。
“做男子的人,有用处只是在第一次要女人顺从他作那呆事,到以后,本来是十分聪明的情人,也变成庸俗自私的汉子了。”假如她这样子说。
“你骂得对,我是无用处的。”他就将这样答应她。
“以我想呢,你如有胆量就把我带走。”她这样想到,可不说。
“我未尝不可以同你走去,但那好丈夫并不与你有理由分手,而且我敢说,你爱我只是一种游戏,不过一时兴趣。至于他,那是你们互相爱恋的人,他是使你在世界上知道幸福的丈夫。”这男子,他也这样想过的,他想的实在不错,他的思想虽有一时近于糊涂,如今可正确了。
全因为是人太聪明了,至少是到这个时候人忽然见出聪明的必须了。为了另一生命的存在,他们都在所经过的春天认了过失;他们都追悔,都全无主张,呼吸也非常窘迫那样沉默不语。
到后她就冷笑,他望到她笑却不问她。
他猜得出这冷笑意义。他感到破灭的悲哀,好象看得出起先是两人同时下沉,如今却两人皆停在悬空,相距渐远,再迟就会不见了。他估计了一会,截然的向她说道:
“原谅我,这是我的过失。我缺少顽固,所以不能同你作那永远一处的打算。我这时觉悟了。你为我为他都好好保重。
我要走了,于我们大家的利益着想,只有这样一个办法是完全办法。“
她思索这“完全”的意义。她没有说过一句把他留到下午的话。她用很凝静的眼光望到这个人的瘦脸,到后,返身把头伏到沙发靠背上去了。
他以为她是在流泪,重复用那已成习惯的爱抚去安慰她,没有话说,用手摩她的头发,她抬起头来仍然凝静望他。
“我的主张是你痛心的原由么?”男子说后自己也沉入了悲伤状态中。
女人说,“没有这种事。”她又在心上说,“你们男子,每一个男子都不缺少这种机智。”但她没有把这个近于讽刺的话说出,她走到窗边去看花,就说:“谢了。一定的,结子缀在枝子是将来的事,也是眼前的事。”说了,很凄凉的叹着气。
那男子,仿佛想在这一句怨诽言语上加以自饰,他说:“全是风。”
女人不应,也听到了。她只对于这话照样了一遍:“全是风。”
两人于是哑静了许久。仿佛同在思索那另一时节的“风”。仿佛都明白风也成为过去了。
男子想走,不行,他知道自己如是走出,剩下的她必将用流泪的眼迎接从信托公司回家的好丈夫,他们的事必定反而复杂棘手。他就坐在那大椅上等候好丈夫回家,他一面思索,如何可以把两人间的间阻除去。但他不久仍然走了。
…………
他离开××了。她能了解他。出于他意料以外的,是她竟在好丈夫面前如何把他行为近于露骨处加以遮掩,而她在丈夫面前,又从不流过眼泪一次。她明白忏悔完全是一种仍免不了孩气的行为。为了求一些爱她的人安宁,她尽她所能作伪的力把惭愧隐藏于心的一角,才是不贞的妻对于好丈夫所应做的事。
过一阵她告了好丈夫一个喜信,他陪她到一个医生处去检查,因这喜信得到医生的证实,丈夫的行为处处更使她看来可怜。
这未来的父亲对这未来的母亲说的话,商量到的事,以及在小孩子身上的作的空洞的计划,都使她只能用极难为情的苦笑作一陪衬。在痴呆与容忍两事上作一观察,这两个人皆在一种极伟大的生活中过了一些日子。
五
这孩子,赋了一个特殊名义活到世界上了。
她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父亲,做她所应当做的,慢慢的把那过去的事情忘去,纵有时想起那人时也不至于十分难堪了。
稳定的事业,贤惠的妻,玉雪的儿子,使这父亲感觉到生存的幸福。凭这理由他就发起了胖。
第三章
一
母亲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便把做母亲的职务折磨到自己,虽丈夫经济情形可以雇个奶妈,但她另有意义不愿意把孩子交给奶妈手中。
她从孩子还在腹中与那客人分手以后,便无那人的消息。
那人似乎为了一种男子们所能做到的忏悔过着此后的日子,所以她,最合理的应取的手段,也就是把这男子忘掉一种事可做了。
她是借重孩子同孩子父亲,的确把过去的事已经渐渐忘却了的。一年来她做了母亲,凡是一个母亲必需的温柔慈爱在她全不缺少。她爱孩子,用完全的不折不扣的爱。她做的事总使那父亲高兴,使家庭空气良好,而自己也能从种种行为中找到一种新的依据。
把已作过的事当做苦恼的根源,而又时时从这源头挹取苦恼,这是近于太聪明了一点的妇人的事。至于这母亲,她并不是这种不知做人意义的人,所以纵有时把这个。——迹发现,但即刻也就用别一种东西掩盖过了。
就是孩子得到外祖母从远处寄来礼物,父亲从朋友处过夜那日子的第二天,父亲回家,当天放假,不办公,陪了母亲坐到客厅中逗孩子。这母亲就象完全忘了前一晚的事情那样,同孩子的父亲说到孩子的未来。
她是正因为父亲喜把孩子作说话主题,所以才这样作的。
母亲希冀孩子长大作军人。她的见解不是父亲明了的。她说:“让他从军,习军事,当兵,都好。”
父亲奇怪这样提议。他反对。
“这为什么。我的儿子不是为那些军阀养的。”
“我是为他想出路。”
“出路是读书。我要尽我作父亲的力,使他受完全教育,有机会做较高尚的人。”
“你只觉得有知识是高尚。”
“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讲?”
“我近来心里总古怪,以为不当军人也得作工,一样可以多懂。”
“你要他多‘懂’,也不一定是做工就对。你瞧他那神气,简直是我一个样子,将来只恐怕仍然还是做父亲的事,有好太太,享福!”
她很痛苦的说:“享福!有好太太,儿子,完全的家庭,这是每一个男子都需要的。”她说完了就笑,她的笑,混合了讥讽怜悯的成分。她把本来还应说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的”咽下去了。
那父亲见到母亲这样子,倒乐了,他说:“素,你是在嫉妒我的幸福,你真是有小孩子趣味的女人。
你想想,我为什么不应当在我生活上感到完全?我为什么不乐观?“
她心想“完全!”她只咬咬嘴唇。
他停了一会,自己干笑。他看到了她一点不高兴处,照规矩估计了一番,以为是猜对了,又自言自语的说道:“他们羡慕我,你反而来嫉妒我,很有趣。”
她不做声。他望到她那不做声的样子,以为是因此使这母亲难过了,就更好笑,直到眼中出泪。这父亲是太忠诚了。
他那胖,同他那由胖子而出发的憨处,都使女人感到一种说不分明的痛苦。
少年夫妇象六月的天气,因为热,变化多。母亲是本来想同他说一些关于孩子的话,希望遮去自己心上阴影的。一谈到孩子,那父亲言语同态度,都近于推她不得不回头望她所走过的路是怎样一条路。她又不愿自己这样在心上独自痛苦,她又不能使这痛苦与丈夫分担,她就问他昨天晚上怎么样,好让这父亲也有一个机会记到他自己完全中的微缺。
“我昨晚很痛苦,”他说,说时是一点也没有痛苦的意思了。“是因为你的脾气,我难受。我知道你是想起你的妈,在乡下,老了。寂寞的老人,想来是太可念了。你是那种想法,你所以哭,讨厌我,我很清楚!我知道你过一天会好,是不是?你是有时太任性了一点,可是我了解你,我不至于十分难过。我们孩子长大了,请想想,那外祖母多高兴。”
她说:“我昨晚上哭了好久,正是想起妈。如今我不哭了,好了,我知道许多事哭是无用处的。”
“是的呀,我早就知道这个。同事中也常谈到这个。我以为爱烦恼只是自己以为是聪明人的情感,其实人再聪明一点呢,他是会明白,只有笑在生活中是必需的。”
说这话的他,是不曾在生活中言行矛盾过的。他过去这样,眼前这样,未来也没有不这样。不过什么时候他要真正知道了她,恐怕他就不能这样了。他这时对于自己所说起的真理,很起了感动,就用孩子的态度,睁目问孩子:“奇,小痞子,你以为怎么样?”
小孩子见父亲作猫样子给他看,乐得发欢,随意乱叫。
“嗨,你是爸爸的同志。你瞧你那一副神气。你懂我的话。
是的,我们应当笑,爸爸成天笑,妈也成天笑,宝宝就长大成人了。“他回头向母亲,”孩子明白,这小东西聪明得很,他一定明白。“
女人说,“是的,他一定明白,你也一定明白。总有那样一天……”他听到她这话虽稍稍惊愕,但即刻又转向小孩子,同小孩子说:“妈妈是因为你反而常常同我生气的,这个我可不明白!”
她承认了她同他说话的计划只有自己失败,她就哑了口,尽他用一些听来很可怜的蠢话逗孩子发笑。
这父亲看了孩子又看孩子的母亲,他的快乐的分量不是天秤可以称量得出的。
二
这母亲过的日子与许多心上负疚的妇人过的日子一样。
她先是想用说话救济自己,以为这是各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
到后是因为一说话反而还给了那触着伤处的方便,她便成为凝静沉默寡于言笑的人了。
不过,故意的多言,与自然的沉默,这分野,在这好丈夫眼中是完全看不出其他意义的。他常常自谦似的说自己原是不了解女人的人,然而处处他有着那“孩子母亲只有我知道”的自信,这无害于事的自信,把这个人安顿到完全的幸福中,好象他除了感谢命运以外,便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他说的“我知道你脾气”,为了拥护这一点,遇到她不说话,他也就不强到同她说话。他在她身旁挑逗孩子玩,说那与孩子一般的痴话,他的话又象只不过说给自己听听,说厌了,打了几个哈欠,照通常胖子的体裁就躺在沙发上睡了。
母亲望到这好人的甜睡的姿态,想起昨晚的失眠,又想起自己还是这样任性,就在心上责备自己。
她想他这时做的梦,必定是与日常生活一般感到完全的梦。不错的,他常是这样放肆的做了一些好梦的。他常常梦到有了五个孩子,本来在日里他在她面前解释孩子男女的数目时,他当她说的还是男孩三个女孩两个,但做梦,却成为男孩四个女孩一个了。
他又常常梦到成为公司的科长,加薪晋级,这应当是事实所许可的,所以醒来还曾拿这话同她说过,不谎不饰。
尽这父亲做梦下去,孩子不久也睡着了,只她清醒的守在这父子身边。她是永远清醒的人。虽然在白日里为娱悦自己她也仍然有她的梦,不过这梦都很少为未来的憧憬,只是故事的重现罢了。
她这时就梦到一个故事。在这客厅里只是自己一人,她正在等候一件命运所颁赐给她的衣裳,略略显得心焦。
人来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一个提到名字就心跳的人物,她用了近月以来在丈夫许可以外的热情款待了客人,使客人坐到丈夫现在所睡的沙发上去。
他们说话。似乎是她这样开始:
“昨天回去怎么样?”
“……”他用一个微笑作这追问的答语。
她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稍稍有点不放心。她站起来走到壁间去检察那钟,就是现在还是每日任何时候也没有偷懒停止过下垂的摆的那个挂钟。她接着又看花瓶的花枝。
他赞美了花。他在她面前说:“今天的花比昨天好。”
她用着非恋人不懂的两重意义答道:
“今天的人与花相反。”
他笑,心想,“女人的聪明到底不是男子所及。”到后就故意说:“这个话,使我不能补充和解释,我是窘倒了。”
她不相信,不承认。“什么也没有可以把你窘倒的事。被爱情绊脚的男子,是爬起以后就全无痛苦走上他自己的路的,你也是这样的人。”她就这样想到,筹对付这在诡诈中躲闪的男子。
他呢,似乎是男子中的男子。话的解释是说他完全象某一种人,暧昧的欲望推之向前,理性的绳索又拖之向后,他不用力袒护谁,就徘徊在这歧途,看风转帆。他永远是冷静的,同时又永远是糊涂的。他放弃了男子的权利,然而又处处不忘到女人的好处。
他知道在某一情形下局面便成为惊心动魄的局面,但他怯于这风波,便不把自己作成不可少的人物。他有攫取的野心,可并不伸手。他想借重那好丈夫的友谊保护自己,但他同时也正就利用这友谊使自己与她走近危险的井边。
他们都知道的是各人都负着下沉的责任,各人都很苦闷,都想从敷衍中把时间延长,来一件意外事帮助他们与罪恶离开。
她看透自己也看透他人。她那时想起了好丈夫的说话,她问他。她说:“我听说你赌过咒,要一个人作你的妻。”
他就红脸了,可不分辩,答应道:
“是的,有这样孩气事情。”
“我觉得不算孩气。”她那么说,给了他接下说话的机会。
“不算孩气也完了。”
“完了么?”
“完了。”
“……”她不说出口了,她向他笑。她用笑摇撼他的心,使他感到大海中波涛的汹涌,头目眩晕。
她有意这样作,凡是一个女子所取的手段她也取了,并不是她的过失。
他经这一笑便如中了伤的兽,只能用极可怜的眼光瞻望四方。他已作着近于下跃的姿势;还不乏希望救援,所以曾走到门前又返了身。
“我走不去了,你看到。”他意思象如此向她解说,他是笑非笑的走到她身边去。
她一瞥,急急到屋角一个圆椅上坐下了,她也有点忙乱。
他仍然向她走去。到后是坐到沙发上了,到后是人全糊涂了。
“你还要再孩气一点么?”
“是的,不孩气不行。”
他们就这样做了一些体裁极新的事情。
他们就放肆了一会。在较后一个时候神气丧沮的情形中互相摇头无语。
他应当等候那另外的他回来,也不等候,就走了。
她怎么样呢?要明白的她已经明白了。她把一些理合吝惜的东西在兴头中慷慨了。
她有一种悭吝人第一次挥霍以后的痛快情绪。她似乎在一种勇敢行为中休息,还可隐约听到喝彩的余音。她到后,就想起了那另外的每日夹了大黑皮包到下午四点回来的人,伤起心来,强项不去,所以不顾一切恣肆的哭了。
…………
她的梦比孩子与孩子父亲先醒。
她走到孩子摇床边,望到孩子的安详的睡脸,把一滴忏悔的眼泪落到孩子的小手上,就忙用口把这眼泪吮去。
她清醒的守着这两个在她看来似乎不幸的父子。
三
一
个平常的女子,常常陷到矛盾的自谴中,又常常为一些无益于生存的小事难受。
她也是这样的女子。
她哭,她笑,她做一些看来似乎够荒唐的梦就吃惊,但当到把自己置身到那荒唐情境中时,又很感动的几乎还天真的扮演了那一角。她是没有可疵议的,因为世界上女子全是这样。她也没有特别使人可以称赞的地方,因为她对付事情并不与其他女子两样。
许多妇人在环境中成为可作闲话的材料,这母亲,在她的环境中,也就把她成为这样一个故事的中心人物了。
第二天,她沉默得如佛。她正因为沉默反而得到清静,不说话,也就不再听到那做父亲的提到孩子的种种了。不说话,她只是不让这父亲提到孩子而已,她自己却没有把孩子放下。
她没想到将来,孩子那时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事微有所知,那便是……她又这样想,“父亲会代为辩护这不可信的消息,”就笑。
哭,笑,心跳,红脸,在不可数的反复里,孩子是一天比一天长大了。
此集作成于一九二八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