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降雨相关的预警阈值包括如下3个方面
- 给定时段内累计降雨超过临界值,如6小时降雨超过100mm;根据不同的季节,需要对这一临界值进行调整。
- 累计降雨量和流域湿润情况
- 降雨强度超过特定值,如1小时降雨量超过50mm等。
- 与水位有关的预警阈值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 河流水位上涨到接近设定的预警水位,如低于危险水位1m;
- 水位上涨速度超过临界值,如每小时上涨25cm等。
- 综合考虑我国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将山洪预警指标分为两个等级三项指标。
- 两个等级为警戒级和危险级,三项指标为雨量、水位和流量指标。
- 警戒雨量、水位、流量:发生山洪可能性较大,需要提前做好转移准备的临界雨量、水位、流量。
- 危险雨量、水位、流量:发生山洪可能性极大,必须立即转移的临界雨量、水位、流量。
- 在设定预警指标时,应首先设定预警水位、流量指标,然后给出对应的降雨量指标。
- 两个等级为警戒级和危险级,三项指标为雨量、水位和流量指标。
- 当流域有长系列水位和流量资料时
- 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水位(流量)预警指标,充分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建议,选取适当的水位作为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并通过河道断面测量或水力学计算方法,建立河道水位与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对应的警戒流量和危险流量指标。
- 当流域缺少长系列水位资料时
- 需要根据一定频率的重现期,对洪峰流量进行频率计算,确定预警流量。
- 缺少长时间序列实测流量资料的地区
- 只能根据实测降雨信息,驱动水文模型,对模拟的流量值进行频率计算,确定预警流量。